馬口鐵盒包裝耍個性,賣萌只為生產力!
上期我們講到了很多企業不乏大型企業,為了拉動產品的整體銷量,擴大市場占有率,以此將產品外包裝萌化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。我們也稍微提了一些關于產品包裝賣萌的案例,那產品單純只是依靠包裝賣萌就能拉動銷量嗎?我們接著分析。
據筆者了解,現在老一代的消費者開始慢慢退出了消費的主流舞臺,深受互聯網影響的新年輕一代正逐步開始掌握消費的主導權。而以往那些包裝主題陳舊,形象老化的產品也因為消費權的變更面臨著淘汰,因此,如何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,實現產品年輕化,做到產品與年輕消費者之間有更好的互動,是現在許多企業必須要考慮的事情。在這種消費主權變更的形勢下,賣萌也就成為了最行之有效的手段,企業借助各種網絡語言、時尚熱點將馬口鐵盒包裝萌化,能更好的開展與年輕消費者之間的溝通。
實際上,包裝賣萌早之前便已經存在,2013年可口可樂公司就推出了一款昵稱瓶的可樂,當時瓶身上就印著“做個好漢子”“最初的夢想”等廣告語,依靠這種賣萌式的營銷手段,這款可口可樂包裝在社交網絡上被網民大量分享,依靠昵稱瓶的幫助,在產品推出的當季,可口可樂的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就超過20%,也大大超出了公司當時定制的10%的預期增長銷量目標,并且在廣告界的中國艾菲獎中摘得全場大獎,可見這種獨辟蹊徑的營銷方式威力之巨大。
從可口可樂昵稱瓶到統一小茗同學再到張君雅小妹妹,可以發現,萌物所到之處往往戰無不勝。萌化的包裝被附加了快樂、容易傳染、也易于分享,這種傳播效果往往也是企業最樂于看到、最渴望達到的。從可口可樂賣萌包裝的出現到現在,賣萌類馬口鐵盒包裝的流行印證了一個趨勢,即目前消費市場主流群體正在發生變化,現在的年輕消費主體,不再喜歡傳統、陳舊的東西,所以為了產品能有好的銷量,營銷的新意應該對上他們的口味。不過,還得提醒各位企業一點,賣萌雖好,不過也得找到適合的點,不同的商品應該提取出不同的萌點,切忌和其他產品同日而語。
當然,現在的年輕消費者選擇商品也不會單純的因為萌包裝,萌只是一種吸引消費者的營銷手段,讓消費者最終決定購買的關鍵還是在于內容,諸如可口可樂和統一因為其背后有強大的產品支持,所以賣萌包裝才能獲得成功。無論選擇什么形式的馬口鐵盒包裝,最關鍵的還是在于產品安全,消費者選擇產品也就是選擇了對公司的信任和保障,所以企業在選擇賣萌包裝的同時,還需要看到萌背后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信賴。在此基礎上,企業再推出一些有特色和個性化的包裝,才能讓產品的宣傳效果長期有效。